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24日正式公布,提出建材行業恢復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2026年綠色建材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等目標。工作方案明確,將嚴格水泥玻璃產能調控、加強重點行業規范管理,優化產能結構,實現優勝劣汰,提升行業供需動態調節能力,促進行業穩增長。
行業恢復向好態勢逐漸增強
建材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改善人居環境、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支撐,是工業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力量。當前,建材行業市場需求不振,結構性問題突出,2022-2024年,建材行業經濟效益持續下降,穩增長任務艱巨。
對于穩增長目標,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建材行業恢復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綠色建材、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其中2026年綠色建材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綠色低碳和數字化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總經濟師孫星壽在接受新華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建材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降幅持續收窄,行業恢復向好態勢逐漸增強,綠色建材、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增長態勢穩健。“工作方案提出的‘建材行業恢復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目標,是在統籌行業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基礎上做出的科學判斷,將加大提振行業發展信心。”
“工作方案為建材行業平穩運行和結構優化升級指明了方向!北本┙鹩缂瘓F副總經理劉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工作方案部署了“強化行業管理”“加強產業科技創新”“擴大有效投資”等五方面重點任務,包含“嚴格水泥玻璃產能調控”“壯大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培育特色優勢資源產業”等10項內容,將推動行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賈亞萌認為,隨著政策提振內需,供給優化加速,2025年下半年建材行業已經出現積極變化,并有望在政策助力以及供給調控深化的背景下,迎來供需格局改善的新發展契機。行業供給側將進一步加強調控力度,主要產品產量將繼續縮減,加速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在此背景下,建材行業相關企業將迎來估值重構的機遇。華福證券研報也認為,在“反內卷”加速供給側改革預期下,建材產能周期有望迎來拐點。
聚焦供需結構性矛盾 促進優勝劣汰
近年來,我國建材行業的市場需求持續下滑,對于供需結構性矛盾這一影響行業穩定發展運行的關鍵問題,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強化行業管理,促進優勝劣汰”,具體包括 “嚴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嚴禁從非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向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轉移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等多條嚴管措施。
工作方案還指出,水泥企業要在2025年底前對超出項目備案的產能制定產能置換方案,促進實際產能與備案產能統一。
孫星壽指出,以上舉措緊緊抓住建材行業現階段發展的主要矛盾,通過嚴格水泥玻璃產能調控、加強重點行業規范管理,優化產能結構,實現優勝劣汰,提升行業供需動態調節能力,促進行業穩增長。
當前,建材行業呈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型產業加快發展的局面。對此,工作方案大力推動建材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改造,比如提出落實《建材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梳理建材行業數字化轉型圖譜清單、實施“人工智能+建材”行動等措施。在“加快綠色低碳改造”上,工作方案提出推動水泥等行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底前,國家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50%水泥熟料產能完成改造等目標。
與此同時,工作方案還提出,壯大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培育特色優勢資源產業,不斷加強產業科技創新,以提升行業整體有效供給能力。
“工作方案統籌傳統產業轉型和新興產業發展,將有效促進建材行業加快產業結構、動力結構轉變,為建材行業穩定發展提供持續動力!睂O星壽表示,近年來,建材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對行業穩增長的支撐作用逐漸增強,已經成為行業穩增長的重要動力。
此外,工作方案還提出了挖掘傳統消費潛力、培育新興應用、深化開放合作等一系列舉措,擴大建材產業需求。包括持續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落實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支持建立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產企業上下游合作機制,推動金剛石、先進陶瓷、低介電玻璃纖維制品等推廣應用;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產業合作,引導建材產品、技術、標準等走出去,推動高水平國際合作。(新華財經 李唐寧 劉旭陽) |